你想对父母出柜,可连『奇葩说』最好的辩手都说服不了他们
我陪你无奈 • 2023-06-12 04:21:33 • 同志杂谈
海角APP,超千万资源无限看 APP下载
链接会被墙,现在牢记邮箱,发任意文字获最新链接 [email protected]
加入官方群无限畅聊 potato群 电报群(需翻墙)

你应该已经抢到过年回家的票了吧?想好给爸妈多少红包了吗?想好带什么吃的穿的用的给老家的亲戚朋友了吗?

如果你都准备好了,那你准备好了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吗?——「找着女朋友了吗?」、「啥时候能抱个孙子回家?」

没错,像你去年那样打个呼呼,糊弄过去也不是不行,但万一今年糊弄不过去呢?毕竟年龄比去年又大了一岁。父母应该比去年更着急了。如果真的吵起来,两边都急眼了怎么办?

「大不了就跟他们出柜,跟他们介绍清楚,他们也许会改变观念吧?」如果你有这个想法,我建议你最好先看看下面这段文字再说。

01

即使是最优秀的辩论选手,他们也无动于衷

就在一周前,辩论综艺节目『奇葩说』举行了一场「特别观众赛」,做了一场关于「说服」的社会实验。

一直以来,『奇葩说』的观众结构都是年轻人,辩论双方的胜负也是由这些年轻观众的「跑票」来决定胜负。而这次节目组选择的观众是50个年轻人和50个父母。辩论的题目是「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与以往不带有明显立场的观众不同,在这期中,年轻阵营和家长阵营的立场却是十分明显的。在现场,观众席上的父母几乎全都选择了正方,认为「应该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再离婚」;而年轻阵营的观众则几乎都选择了反方,认为「即使孩子要高考也应该离婚」。

为了说服正方,代表了年轻阵营观点的反方先是打出了「现实牌」,称决议离婚的父母是藏不住感情不合的;紧接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称离婚并非孩子所不能承受的;最后打出的是「价值牌」,称追求自我应该是每一个人的价值所在,而非为了他人、为了孩子。

但面对反方辩手声情并茂、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辩词,在坐的父母长辈们几乎一票未动。

在听取反方陈词时,家长们的表情也令人印象深刻。

在节目中,作为导师的蔡康永说,「即使是一个玩闹的立场,家长也不敢放弃坚持了多年的原则。」

02

是爱?还是伤害

实际上,从一场辩论、一个话题、一次投票,并不能以偏概全的得出「家长是固执的」这一结论。但不能否认的是,当年轻人在向父母长辈交流一种他们并不熟悉的观念或态度时,长辈的那种无动于衷着实在年轻人中引发了共鸣。

在知乎上,对于这期节目中父母的固执话题引发了大量讨论。

在一条高赞回答中,匿名答主写道,「看到观众父母几乎一致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改票的时候,我眼泪立马就掉下来了,私以为我作为孩子最无法理解、最委屈的,就是父母固执的自以为是的正确。」

有很多人回复,「你不是一个人」、「原来好多父母都是这样啊」。也有不少人指出,「父母自以为是的正确,是自我牺牲式的自我感动」、「让孩子做自己人格和观念的延续,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话,又何尝不是每一位同志的心声。更何况,同志向父母「出柜」,并不是去传递一个新观念或是一种新想法,而是一个事实。一个真真切切不可改变的事实。

但在父母和长辈眼中,无论我们如何苦口婆心,如何告诉他们知识和事实,他们总会认为这是「小孩子不懂事」、「被西方有毒思想侵蚀」、「不管怎样,终归还是要结婚生子才对」。

殊不知,身为同志,我们生来就是少数,却也天生骄傲。那些所谓「正路」、所谓「所有人的归宿」,才是对我们的伤害。

03

身为同志,往往「无家可回」

作为一名同志,我们往往是没有退路的。在面对困境与无助时,家庭通常并不是那个避风港。对于同志而言,要有「大不了回家,回家就好了」的共识并不容易。

回家、出柜,对于同志而言,有时还意味着更坏的结果——来自家庭的暴力。

就在今年5月14号,青岛初中生小硕就其性倾向及感情经历发微博、留遗书,称在出柜后被父子抓着头发把头狠狠往墙上撞。紧接着的6月5日,自幼「生理、心理偏女性化」的四川高三学生小陈跟家人出柜后,发微博称要跳河自杀,称向家人出柜后,父母「天天逼我」、「巴不得我死」。6月18日,警方打捞到小陈的遗体……

2019年6月,一项由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与性少数反家暴公益志愿团队共同发起的调查显示,在2475份有效数据中,有超过六成的性少数受访者在向家人出柜后没有获得认同。而在这部分人中,有73%遭遇过来自家人的语言暴力,51%遭遇过来自家人冷暴力,36%被家人要求看心理医生或者进行纠正治疗。

值得注意的数据是,有12%的受访者遭遇过来自家庭的肢体暴力,16%被限制人身自由,18%被限制通讯自由。

作为天生的少数派,从自我认知到自我认同,本就充满荆棘。而在面对这世界的残酷和偏见之后,却也得不到至亲的理解与支持。没有家人理解的同志,累,不是身体的疲累,而是对过去没怀念,对现在没追求,对未来没期待。站在人生路中间,前方无出路,身后没灯光,四周全是隐藏着野兽的黑暗。

04

意外出柜应急指南

向父母出柜,得到理解与尊重固然是好。遇到顽固而暴力的父母,则最好冷静并远离。而更多情况下,我们能做的便是沟通。

当你意外出柜时,可以第一时间将以下由同性恋亲友会编写的内容转发给你的父母。

Q: 同性恋需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A: 同性恋不是病,更不是心理变态,而是一种正常的性倾向。早在1974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已将同性恋一词从诊断统计手册中除去。2001年4月20日,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

Q: 同性恋是不是不正常呢?

A: 人们判定「喜欢异性是正常、喜欢同性则不正常」的标准,其实非常模糊。如果认为同性恋是少数而认定他们不正常,不需要重视他们的权益,那么,来到中国、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呢?我们是不是也认为他们不正常、不该尊重呢?「正常」是一种相对概念,对同性恋者来说,喜欢同性才是正常的。

Q: 同性恋是不是赶时髦才当同性恋?

A: 其实,自古以来就有同性恋的存在,只是过去在社会压力下,他们必须辛苦的隐藏身份,所以你看不到罢了。现在社会越多元开放,人们就有越多选择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对「少数派」的包容度也增加了,所以同性恋的社会可见度越来越高,造成「同性恋好像很时髦」的错觉。

Q: 孩子是同性恋,是我做错了什么?还是孩子受刺激了?

A: 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都是一种性倾向,是与生俱来的。关于性倾向的成因,有多种理论。科学界公认,性倾向最有可能是环境、认知和生物因素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多数人的性倾向形成于早年。近年大量证据显示,先天的生物因素对于个人性倾向有重要影响。如果要问一个人为什么是同性恋,和问一个人为什么是异性恋,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只是概率不同罢了。

Q: 同性恋有没有可能「变回」异性恋?

A: 没有人可以选择做异性恋者或同性恋者。大多数人的性倾向,会在青春期的最初阶段,在从未有性经历的情况下得以显露。虽然我们可以选择依从,或是违拗自己的感情来行事,但心理学家认为,性倾向并不是可以自愿改变的主观选择。目前有一些从事所谓「性倾向逆转治疗」的机构,但同性恋不是病。研究证明,这些「治疗」的有效性存疑,且对求诊者存在潜在伤害。

05

接纳父母的局限性

「做自己」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本就身为少数。

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对于父母长辈而言,他们有着被教育了一辈子的价值观、朴素常识与社会共识,甚至是上溯几百年几千年始终延续的价值观。几千年的传承,他们自然不会认为有错。他们也会想,为什么就一定是最近几十年的东西是对的?而违背他们所处的那个圈层里的共识,对他们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就好比,长辈眼中的祖祖辈辈几千年的传宗接代都是历史延续,为什么这一代人要选择不同?谁家子女要是不成家,父母长辈在他们的圈子里就好像比别人低了一头。

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几千年来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不曾变过,于是一种文化与认知可以在几千年里适用,但当生产方式发生巨变时,文化自然也会剧变。

值得注意的是,当观念发生冲突时,对抗并非是必然。正如蔡康永在节目中所提到的那样,「辩论的意义,不是为了认同已经认同的价值,而是开创新的价值。」

一键点击分享给色友还能赚钱
下载海角乱伦社区app观看完整版 app下载
点击后记得保存链接,永不失效 永久回家地址
加入官方群无限畅聊 potato群 电报群(需翻墙)
三个男男互相爱慕着玩弄着舔屁眼舔鸡
 三个男男互相爱慕着玩弄着舔屁眼舔鸡
 三个男男互相爱慕着玩弄着舔屁眼舔鸡
 三个男男互相爱慕着玩弄着舔屁眼舔鸡
彩色有芒果
2024-08-09 11:05:40
08-09
87940
32
同志杂谈
两个年轻小伙在床上互相爱慕打飞机射精
两个年轻小伙在床上互相爱慕打飞机射精
两个年轻小伙在床上互相爱慕打飞机射精
两个年轻小伙在床上互相爱慕打飞机射精
虚拟用哑铃
2024-08-09 10:53:56
08-09
35863
34
同志杂谈
大家留言需要
大家留言需要
失眠与电脑
2024-08-09 11:39:03
08-09
70138
6
同志杂谈
相关推荐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