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一个来自某位高一弟弟的邮件。
他说初中的时候经常有男生说他娘,他也不喜欢和男生玩,倒是和班上的女生打成一片,但还是因为男生们对他的孤立让他挺自卑的。后来他想着等自己上了高中换了新环境,没有之前的老同学喊他“娘娘腔”了,是不是就会好一点。
等到上了高中,军训的时候他努力让自己显得“阳刚”一点。被教官拎出来单独踢正步的时候他紧张到顺拐,因为他怕听到同学的窃窃私语,说他的动作像女生。可想而知,同学们只顾着被他顺拐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倒是没有人说他的动作像女生。
然而好景不长,半学期过去,高中班级里的新同学也有对他的指指点点,说他“娘炮”、“娘娘腔”。
他很苦恼,也很自卑。
他在信中说:“可爱哥哥,我好想融入他们,但是我不合群,他们也不喜欢我。”
我问他:“你为什么非要融入他们呢?你逼自己跟他们套近乎的时候你开心吗?”
他说:“不怎么开心。”
我回复了最后一封邮件:“何炅之前说过,‘娘‘不应该成为一个贬义词。吴青峰也回应过,那些说自己娘的人一定比自己脆弱。去做你想做的人、去干你喜欢干的事、继续喜欢你之前喜欢的粉红色、继续和你认为交流起来开心的女同学玩。”
我知道对这个弟弟而言,他还有很长一段自我认同的路要走。
因为他还在希望通过最肤浅的“合群”来寻得认同感。可是每一个gay的不合群,都是命中注定。
就像性取向一样。这个世界上有2%-4%的人从生下来就注定了等长到情窦初开的时候,会突然发觉自己是对同性心动的。
反思一下自己:我合群吗?
我也不合群。
在我心里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其实屈指可数,不会超过三个。很多社交在我看来没有意义。但有些人情世故我还是懂得的,知道在该奉承的时候去奉承几句,在该说“常联系”的时候也说得一脸坦诚,虽然心里都知道日后可能连群发祝福都不会有。
大学的班级聚会除了大一上学期全班的日租房轰趴我参加了,后面的班级聚会我都没去过。虽然有个老乡总说,聚会的时候会有同学聊起我,聊起我的特立独行和专业能力。但事实就是上大学的时候,只有一个室友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到现在也会经常联系。而其他的大学同学,从毕业后就彻底变成了朋友圈里的一个永远不会有红点的头像。
所以我肯定称不上合群,但也绝对算不上孤僻。我对身边的人友好礼貌,对同学同事热情真诚,还会为朋友两肋插刀。
可我也没为自己的“不合群”而苦恼过,甚至逼自己去“合群”过。
因为不合适的圈子真的不必强融。我知道自己是一瓣橘子,我有自己清冽甘甜的味道,我没必要把自己塞进一头大蒜里。
所以给我写信的这个弟弟啊,你要明白:
我们这种人的不合群,很多时候是我们潜意识里知道自己与其他人的不一样而给自己的保护色。它和我们的性取向一样与生俱来,命中注定。
既然无法摆脱,那就享受它。